当前位置: 专题阅读

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老生返校心理调适指南——从假期模式到学业模式的科学过渡

来源: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开学伊始,同学们心中可能有期待和兴奋,也有焦虑和担忧。为了帮助同学们从相对自由的假期状态回到有规律的学校生活,做好开学心理准备,从容应对新学期的到来。心理中心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科学实用的心理调适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一、理解适应期的身心反应

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假期中相对自由的生活节奏使得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活跃度较高,而返校后需要快速切换到专注学习模式,这会增加前额叶皮层的认知负荷。同时,生物钟需要重新调整以适应课堂作息,这段时间可能会出现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正常反应。

医学学习具有知识密度大、技能要求高、考核压力重的特点,需要我们更主动进行心理调适。研究表明,有意识地进行调节的学生,平均适应时间可缩短至5-7天,且学期表现明显优于未进行调节的同学。

二、建立规律作息节奏

调整作息是适应期的首要任务。建议采取渐进式调整策略,每天将睡眠时间提前15-20分钟,直到恢复到上课日的作息。清晨6:30-7:00时段,尽量在阳台或操场接受15分钟的自然光照,这能有效抑制褪黑素分泌,帮助重置生物钟。

午间休息不宜过长,26分钟内的短睡被NASA研究证实能提升下午专注力30%,而超过30分钟则容易进入深睡眠阶段,导致醒来后更加疲惫。晚间10点后,建议将手机设置为灰度模式并避免刷短视频,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

三、学业压力的分级管理

面对密集的医学课程,建议采取分级管理策略。将课程按难度分为三类:高难度课程(如解剖、药理)安排在上午9-11点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记忆型课程(如医学史、伦理)放在下午3-5点;实践类课程(实验、操作)可穿插在上午时段。

采用医学版番茄工作法:45分钟专注学习后,用15分钟进行临床案例检索或绘制思维导图。这种交替训练能同时激活专注和发散思维模式,提升学习效率。睡前1小时是记忆固化的黄金期,适合进行重点内容背诵,第二天早起15分钟复述,能提升记忆保持率50%以上。

四、社交连接的重建与维护

返校后的人际关系重建同样重要。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师生间的和谐相处、朋友分享的笑话以及傍晚时分校园里美丽的夕阳等等,把它们视为构成我们有趣生活的一部分。如在宿舍内通过分享家乡特产、举办主题夜谈会等方式快速破冰,聊聊“假期见证的最难忘医疗案例”既增进感情又强化专业认同。建议共同协商制定作息公约,如晚上11点后启动“静音模式”,使用耳机和遮光台灯,相互尊重不同的生活习惯。

学业上可以组建学习联盟,如“药理记忆小组”每周抽背重点药物,“实验报告互助组”轮值审核数据统计。这种协作学习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获得宝贵的社会支持。

五、情绪调节的实用技巧

当感到焦虑或压力时,可以尝试5分钟快速平静法:用冷水毛巾敷手腕,刺激迷走神经从而降低心率;或者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连续3个循环。

认知重构也很重要。当出现“我跟不上进度”的想法时,可以先暂停片刻,用纸笔记录下具体担忧点,如“哪些知识点卡壳了”或“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接着尝试客观评估:对比实际进度与课程大纲的差距,回忆类似场景下自己如何通过分解任务(如每天专注一个章节)成功克服困难。例如,可将“跟不上”的绝对化思维替换为“现在只是暂时落后,但通过主动请教老师或加入学习小组就能逐步赶上”。最后,设定一个可量化的微目标,如“今晚先完成第一章习题”,并奖励自己小成就(如休息10分钟听音乐),这有助于重塑积极认知。

六、学校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心理中心为同学们提供免费的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当自我调节方法效果有限或压力持续加重时,建议大家主动预约咨询寻求帮助。

【校本部】

咨询地点:科技楼裙楼六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1:30、15:30-17:30、19:00-21:00;

预约咨询电话:0771-5358578

【武鸣校区】

咨询地点:B10栋综合楼204-1室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1:30、14:30-16:30、19:00-21:00;

预约咨询电话:0771-6252320

【玉林校区】

咨询地点:六号楼三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5:00-17:00,19:00-21:00

预约咨询电话:0775-3251719

从假期的松弛到学期的紧张,本质上是神经回路的重新编程过程。请记住,这种适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和耐心。

愿每位同学都能用科学的方法完成这次切换,在新的学期里学业有成,身心健康!

如需帮助,请随时联系心理中心,我们始终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