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阅读

广西医科大学2025届毕业生:毕业答辩进行时,这份心理调适指南助你从容应对

来源:心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是一年凤凰木花开时,广西医科大学2025届的学子们正在迎来学生时代的“终极大考”——毕业答辩。无论是医学还是非医学专业的同学,此刻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一边是严谨的科研数据、反复打磨的论文PPT,一边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期待与迷茫。压力之下,焦虑、失眠、自我怀疑等情绪悄然滋生。如何在冲刺阶段保持稳定的心态?如何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这篇心理调适指南,愿为你的毕业季点亮一盏温暖的心灯。

一、毕业季压力源解码:你并不孤单

1.学术考核的“最后一公里”压力

医学类毕业答辩素以高标准著称,从实验数据的严谨性到临床病例分析的逻辑性,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评委关注的焦点。许多同学因担心“答辩失误影响多年努力”而陷入强迫性检查论文、反复演练到深夜的恶性循环。

科学认知:答辩的本质是学术交流而非审判。医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探索真相的过程,评委提问是为了帮助你的研究更完善,而非否定你的付出。

2.人生转折期的“选择焦虑”

“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就业?”“留在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工作”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的交织让许多毕业生陷入纠结。临床实习中目睹的医患矛盾、科研压力,也有可能加剧对未来职业的担忧。

心理视角:选择焦虑源于对“最优解”的过度追求。医学道路本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任何选择都只是起点而非终点。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职业发展:当下的决定可以随着认知提升而调整。

3.同辈比较的隐形压力

当朋友圈刷到同学发表高分论文、拿到顶尖医院offer时,难免产生“我是否落后了”的自我质疑。这种比较在注重学术成果的医学院环境中尤为明显。

调整策略:警惕“幸存者偏差”——社交媒体呈现的往往是他人人生的高光片段。回归自我赛道:你的科研贡献、临床技能提升、甚至担任志愿者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价值。

二、心理调适四步法:从“应激反应”到“从容掌控”

第一步:接纳情绪,破除“焦虑羞耻”

当手抖、心悸、注意力涣散等躯体化症状出现时,不必自责“心理素质差”。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能提升专注力。尝试用正念呼吸法平静身心:深吸气4秒→屏息2秒→缓慢呼气6秒,循环5次,让大脑从“战斗模式”切换到理性状态。

第二步:拆解任务,建立“可控感”

将答辩准备分解为“论文修订→PPT制作→模拟答辩”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3个可量化的子目标(如“今日完善参考文献格式”“明早完成图表优化”)。用“番茄工作法”专注25分钟后休息5分钟,避免过度消耗。完成每个小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具体奖励(如一杯奶茶、10分钟散步)。

第三步:重构认知,告别“灾难化想象”

如果脑海中反复出现“答不上问题怎么办”“评委严厉批评怎么办”,请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自我对话

① 最坏的结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② 如果真发生了,我能调动哪些资源应对?

③ 过往是否有成功克服类似困难的经验?

写下答案后你会发现,多数恐惧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放大,而非现实威胁。

第四步:激活支持系统,告别“孤军奋战”

主动与导师沟通困惑,他们的经验往往能提供关键方向;组建3-5人的答辩互助小组,通过模拟提问互练抗压能力;向家人倾诉情感需求,一句“我知道你很不容易”胜过千万道理。心理中心的专业咨询师随时为你护航加心理中心咨询预约和排班链接

三、特别提醒:关照身心健康的“双螺旋”

睡眠优先:牺牲睡眠熬夜修改PPT可能适得其反。医学研究证实,深度睡眠能巩固记忆、提升创造力。答辩前3天保持7小时睡眠,必要时可短暂午休20分钟。

体能储备: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运动分泌的内啡肽是天然的情绪稳定剂。饮食注意补充Omega-3脂肪酸(深海鱼、核桃)、维生素B族(粗粮、绿叶菜),助力大脑高效运转。

仪式感减压:答辩当天可佩戴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如实习时患者赠送的祝福卡、入学时的校徽),通过“心理锚定效应”增强自信。

四、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信息

大家如果在毕业季遇到心理上的困扰,可以及时联系我们心理中心,我们随时准备好为大家提供心理援助哦!

【校本部】

咨询地点:科技楼裙楼六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1:30、15:30-17:30、19:00-21:00;

预约咨询电话:0771-5358578

【武鸣校区】

咨询地点:B10栋综合楼204-1室

咨询时间周一二、四、9:30-11:30、14:30-16:30、19:00-21:00;周19:00-21:00

预约咨询电话:0771-6252320

【玉林校区】

咨询地点:六号楼三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5:00-17:0019:00-21:00

预约咨询电话:0775-3251719

亲爱的2025届毕业生们,你们曾在解剖室里凝视过生命的奥秘,在无影灯下触摸过生命的重量,在疫情大考中书写过医者的担当。愿你们带着母校“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烙印,在压力中磨砺出柔韧的心灵力量。当某天回首这个夏天,你会感激那个虽忐忑却依然勇敢前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