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实效性,9月15日,心理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2025–2026学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集体备课会。心理中心副主任张瑜老师主持会议,十余位任课教师共同参与。
会上,张瑜副主任首先从学情分析出发,结合家庭、学校与学生个人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她强调,课程设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认知特点与个性差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切实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发展。
随后,梁沁苗老师就《认识心理健康》《我的大学我做主》《让生命充满阳光》三个理论专题,详细阐述了教学思路与方案。在交流环节中,与会教师就专题内容衔接、案例选用、课堂活动形式等提出宝贵建议。
本次备课会明确了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向与重点,为提升课程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